Month: April 2010

  • 給女兒 (a letter from my dad)

    詞: Y.H. Ho (CiaCia’s dad)
    曲: CiaCia
    唱: 何欣穗

    昔の事が 目に浮かぶ 天井まで 吹っ飛ぶ様な わめき声
    でも入学して かわったね 鳳凰木 見える窓際で
    其の頃Daddyを尊敬してた
    其の頃Daddyを尊敬してた

    中学入り コントラバス 引いてた 首切られる
    鶏の鳴き声 みたいな音
    或日壊れて べそをかく Daddyそれ担いで 修理に台南行き
    其の頃父さんが 好きでした
    其の頃父さんが 好きでした

    博士に成るかと 思っていたが 学校出て
    したい事した 気侭な暮し
    でも何時の間にか 歌始め 爆音を出す
    Hard Rock Cafで唄ってた
    其の頃親父が 大嫌い
    其の頃親父が 大嫌い

    勝ち気で 真面目 声張り上げて 毎日唄い
    喉を壊して 話も出来ず
    もう唄う事止めないか 親父の話 偶に聞いてくれ
    煩い親父 仲良くなれないか?
    もう一度仲良く成ってくれ
    もう一度仲良く成ってくれ


    [我已不是little girl 有些話說不出口
    But I'm still your little girl and I love you....still]




    給女兒 – 中文翻譯

    爸爸寫的:
    往事浮在眼前 泣叫聲好像要把屋頂給吹走似的
    可是入學後 用功了 在能見到鳳凰木的窗邊
    那時候尊敬Daddy
    那時候尊敬Daddy

    進了中學後 玩了低音大提琴
    那聲音好像雞要被殺時的叫聲
    有一天壞了 快要泣起來 Daddy起來 到台南去修理
    那時候喜歡爸爸
    那時候喜歡爸爸

    想要你成為博士 學校出來後
    想做的是全做了 隨便自在的生活
    可是不知何時 開始唱歌了
    在放出爆音的Hard Rock Cafe歌唱
    那時候非常討嫌老頭子
    那時候非常討嫌老頭子

    好勝 認真 大聲 每日唱
    喉嚨壞了 無法講話
    唱歌的事 停止吧 爸的話偶爾聽聽好不好
    請再依次回復相好吧!
    請再依次回復相好吧!


    CiaCia自己偷加上去的歌詞:
    [我已不是little girl  有些話說不出口
    But I'm still your little girl, and i love you...still]


    這是一首情緒很複雜的歌。  歌中寫的其實是老爸給女兒的話;由女兒的口唱出來。原裝MP3在海角七號的原聲碟推出後很難再找到,最近網上偶然踫到,馬上下載來,愛不釋手。

    自己不懂日文,但歌曲中的感情卻是超出語言限制的。  在網上找來中文翻釋,讀後更有感觸。  這其實是爸爸給自己已長大了的女兒的心底話。  當中的歌詞,道出了身為父親的那一位對自己女兒又愛又無計可施的無奈。  同樣,也間接地道出了身為女兒的對獨立和對老父感情間的矛盾。  穿越這些無奈和矛盾,歌曲背後的父女情卻是如此的坦誠和真摰。 

    「我已不是little girl  有些話說不出口」

    如果真正的快樂是認識和肯定自己,那麼,在這個自立和找尋幸福的過程中,每個人也少不免會說出這句看似矛盾的說話。  但仔細咀嚼,真正的愛卻在這兩句說話中。  若不愛自己的的老爸,又為何要偷偷在歌曲中回應? 

    「But I’m still your little girl, and i love you…still」

  • Ex Opere Operato

    ……that the sacraments act ex opere operato (literally, “by the very fact of the action being performed“), i.e., by virtue of the saving work of Christ.  It follows that the sacrament is not wrought by the righteousness of either the celebrant or the recipient, but by the power of God.  From the moment that a sacrament is celebr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tention of the Church, the power of Christ and his Spirit acts in and through it, independent of the personal holiness of the minister (in other words, non ex opere operantis, meaning “not by the work of the performer“).                                   

    (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para 1128, addition underlined)

                                                                                                                                                                                                                                                                                              

    大約在一年前重修這個網誌的版面時,我選了Ex opere operantis這句拉丁文作為首面的tagline。  這是一句神學用語,用來解釋聖事裡的聖寵根源來自聖事裡的天主,而非來自行聖事的人。  Ex opere operantis這句話,就是指效果來自施行者的行動 (也就是聖事所否定的)。  這句說話,很有「種瓜得瓜」的意味;應用在外科的哲學上,竟然也有相似之處。

    不過,今天我卻要把這個tagline轉一轉了。  或者應該說,Ex opere operantis這套思想的應用仍然有效。  但相較之下,這刻我更覺得Ex opere operato適用。

    我覺得外科和Ex opere operantis相契合,因為這根本就是一門講intervention的科學。  在何時intervene,如何intervene,選擇哪個方法intervene,這些都是外科醫生的工作,目標就是治病。  治病的效果,完全取決於the work of the performer。

    自己心知,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自己是控制不了。  無論是何等的付出,結果也不一定成正比。  所以,一直都跟自己說,關於Ex opere operantis的,就留給工作算了。  但事實上,這一套哲學 (也不知是否算是自己的偽哲學),正反過來映響著自己工作以外的生活。

    有些時候,會不會過份投入呢?  對於別人和自己,會否不懂得放鬆呢?  會否太重視自己的作為,而忽略了別人和天主的作為呢? 

    和朋友談起這個話題。  靜下來想一想,其實,真正的治療,不是只講介入,不介入也是一門藝術。  在合適的時候選擇靜觀其變,完全把情況交托為不受自己控制。  換句話說,就是完全交托出去,交托給天主。  想深一層,這其實就是Ex opere operato。

    只為工作而已。  不講performer,不講求自己的角色。  當然,做的時候仍要花心機去做好,所以某程度上ex opere operantis仍然通用。  但更重要的,是行動和工作的本身。  既然選擇了行動,就無謂執著自己是否每個細節都做好了。  到頭來,如果自己的行動可以帶來好的結果,就讓這結果的光榮完全歸於天主;也就是因為行動這件事的本身,讓基督的救贖表露了。  

    這一天,立此博客文章為證。  這是一個轉變,而且,這轉變得來不易。  感謝天主,今天我畢竟明白了。

  • Surrexit Christus

    (Refrain) Surrexit Christus, alleluia! * Candate Domino, alleluia! #

    All you heavens, bless the Lord! (Refrain *)
    Stars of the heavens, bless the Lord! (Refrain #)

    Sun and moon, bless the Lord!
    And you, night and day, bless the Lord!

    Frost and cold, bless the Lord!
    Ice and snow, bless the Lord!

    Fire and heat , bless the Lord!
    And you, light and darkness, bless the Lord!

    Spirits and souls of the just, bless the Lord!
    Saints and the humble hearted, bless the Lord!

    最近愛上了泰澤歌詠。 這首歌取自達尼爾書中的三聖童頌;本是在極危急時向天主的呼求。 但這首同一取材的泰澤對唱曲,曲風卻是意外的輕鬆愉快。 原來,在有困難的時候祈禱,也不一定是哀禱。 此曲就是很好的例子。

  • 新的十字架

    我沒有花園洋房
    和很多同輩一樣,連買樓也感到很吃力
    但這個租來的斗室
    讓我知道,我有一個家

    displaced people in camps

    homeless  

    雖然有時連續工作,滴水不進
    但在休息時,總有乾淨的水解渴

     water

    自小很少生病
    但在病倒時,總有人在旁照顧自己
    沒有生病的時候
    我還有能力照顧別人

    medical examination ICU of warzone hospital

    最重要的
    無論生活中任何的低潮
    無論前路有多大的困難
    返工on-call讀書考試無論有多疲累
    在每一刻,我都感到安全

    mine blastamputee 

    shot through the thigh


    2010年的第一季
    實在糟得無法再糟了
    說到底,還是會害怕和失望
    力是盡了,但事總與願違
    原來,有些事情,不事盡了力便修得正果
    尤其是當坦露於前的
    是自己最根本的,最赤裸裸的軟弱

    進退維谷之際
    日內之行卻讓我有了新的體會
    可能,我把自己所沮喪的看得太重要了
    眼前一幅幅令人吃驚的影像
    沒有把我嚇倒,反使我感到慚愧
    其實,在這一刻,我已得到太多的恩典
    但自己還在追求更多的賞賜

    同事問我為何要做紅十字會醫生
    其實,這個問題也問了自己很多遍了
    說到底,答案總是圍繞著「去幫人」這一類的題目
    十年前去回答,心底總有一種近乎英雄主義的浪漫情懷
    就像這個世界是屬於我們年青人的
    總要拋頭顱淌熱血才算不枉青春
    年月來的歷煉,讓我知道事情沒有這麼美化和簡單
    我看見自己的不足,也知道自己「未夠班」去幫人
    這份熱心也冷卻了

    想起十年前和阿忠在廣西促膝夜談
    他說在香港讀醫的人是蒙恩的
    因為我們傳承著英國在教育方面的優良傳統
    領受的是國際一級的醫學培訓
    前途和未來就算比以前多了變數
    整體上也是安定的

    現在看來
    我會說在香港行醫也是蒙恩的
    因為在這裡,相比世界上大部分的地方
    醫生還是相對地受尊敬的行業
    就算不是賺大錢,衣食住行總是無憂
    就算有競爭有挑戰,但到處都有充滿機會
    這裡不像大陸
    在大陸行醫,不是病人病死,就是醫生餓死
    這裡不是美國
    在美國行醫,自己盡了力,還要日夜擔心病人上法庭申索
    這裡也不是英國
    在英國行醫,要面對整個歐洲的競爭,還有制度上對醫生的剝削
    其實,就算和發達地區相比
    仍然是我們領受了最多的恩寵

    ICRC

    感謝歐醫生
    他讓我重拾起十年前的熱忱
    這一刻,我願意負起這個十字架
    不是英雄主義
    不是感到優越
    不是自己比人強
    而是我清楚感受到,自己蒙受了何等大的恩寵
    可能還要再磨鍊
    可能還經歷風險和厄困
    可能盡力做了,仍然是事與願違
    但我願做這黑夜中的小燈
    因為我知道,這就是天主喜悅的

  • 轉載 – 《太陽下山,回頭看》

    以下轉載自李家同著的《故事六十八》中短篇《太陽下山,回頭看》

    前些日子,我去了敘利亞南部。  因為那裡有一個小村落,村落裡仍然講阿拉美語,這是耶穌在世時所用的語言;我相信這裡一定可以找到一些與耶穌有關的事蹟。

    果真,我在一座小教堂裡發現他們的彌撒用阿拉美語。  我雖然不懂阿拉美語,但我知道彌撒是怎麼一回事,所以我可以知道現在在唸什麼經文。 當神父唸天主經的時候,我幾乎感動得流下淚來。  因為,我知道耶穌當年就是這樣唸的。

    我望彌撒的教堂非常小,石頭砌起來的,在一個偏遠的山谷裡,四周只有幾家人家,但是他們自稱這是歷史上最古的基督教堂。  這座教堂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小燈教堂」。  為甚麼叫做小燈教堂呢?  神父說不出來,但是二千來來,這教堂晚上必定點一盞燈。  現在是用電燈了,過去用的是油燈,可以想見這座教堂必須有人過幾小時就要去加油,因為燈是要亮一整夜的。  為甚麼要整夜點一盞小燈,神父又不知道,他說過這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傳統。

    我在教堂裡四處張望,發現了一幅壁畫。  這幅壁畫中,耶穌背著十字架往前走,有一個小男孩淚流滿面地拉著耶穌的衣服,他們好像在對話。  畫下有兩行字,我當然看不懂這些字的意義。  教堂的神父替我翻譯了過來。  原來這兩行字是小男孩和耶穌的對話:

    小男孩說:「耶穌不要走,你走了以後,誰會照顧我們窮小孩子?」
    耶穌說:「太陽下山的時候,回頭看!」

    小男孩的問句,我可以明瞭,但耶穌的回答卻使我困惑不已。  我當時的感覺是耶穌的回答是答非所問。

    我問神父,這是甚麼意思。  他也不懂,但是他相信這一定是有意義的,所以這幅壁畫就永遠地被保存下來。  過幾年,他們總要修補一下。

    我走出教堂,仍然想著這句話的意義。  想來想去,想不通。  天色已經昏暗,太陽快下山了。  教堂建在一座小山上,山的一邊面對著海,一邊是一個很美,但很荒涼的山谷。  我有一個衝動,要到山頂上去看日落,因為山不高,我一下子就走到了。  也看到了太陽在海平面上慢慢消失的景像,當時我忽然有點害怕,因為我發現我是在一個非常荒涼的地方。  天黑了,我會不會完全迷路呢?

    我想起了耶穌的話,「太陽下山的時候,回頭看!」。  我回過頭去,發現山谷中雖然沒有很多人家,但是家家戶戶都點起了燈,那所小燈教堂的燈也亮了。

    我不害怕了。  雖然太陽已經下山,有這些人點燈,我就安全了。  太陽將光和熱帶給了世界,但是太陽下山以後,仍然有一些小燈,用它們微弱的力量,帶給世界光和熱。

    我終於懂了,耶穌在安慰這個窮小孩子。  他可以放心,世界上一定會有一些善良的人,會繼續做耶穌在世所做的事:使這個世界有一些光明,有一些熱。  那位壁畫中的小男孩一定也有同樣的頓悟的。  雖然他是一個沒有受過甚麼教育的人,他一定做了一個好人,盡量地幫助他周遭的人。  他也一定四處勸告朋友,大家都要像一盞燈,無論燈光如何微弱,很多人都會靠這一盞小燈生活的。  也許這一座小燈教堂就是他造的。

    我離開了敘利亞,我不會忘記小燈教堂的,我們都應該扮演小燈的角色,至少要使我們周遭的人不再害怕黑暗,不再感到寒冷。


    文‧李家同